父子俩因非法狩猎被判赔600多万,无力偿还,法院判决种4762棵杨树,管护10多年代替赔偿
据现代快报12月17日消息,江苏淮安一对姓罗的父子因长期非法狩猎国家保护动物2万余只,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,被法律惩处。
这对父子的行为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践踏,更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。因此,他们被判处有期徒刑,并需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600余万元。
然而,罗某及其父亲平日靠种地和打零工为生,家中有两名子女正在求学,生活极度困难,根本无力偿还这笔巨额赔偿。
面对这样的困境,法官根据实际情况,创新地让罗某父子种植杨树200亩4762棵,并对种植的树木承担管护责任10年11个月,让生态环境“破坏者”变为“守护者”,用“修复"替代"赔偿”。
这样的判决方式,既考虑到了被执行人的实际经济状况,又避免了因无法执行赔偿而使判决成为一纸空文。
通过种植杨树,增加了植被覆盖,有助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,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非法狩猎所造成的生态破坏。
评估显示,罗某父子种的杨树每年新增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63万余元。等到他们管护期限结束,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,将以林木生态价值抵偿本案生态环境修复费用。
破坏生态环境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,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弥补。
这种“修复式”司法理念的应用,有助于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,增强环保意识,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同时,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,从源头上减少非法狩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。
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,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,确保修复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,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。